急性心肌梗死是最危重的心脏急症,是导致猝死的主要原因之一。急性心肌梗死的救治是以“分秒”来计算,哪怕耽搁一分钟也可能会导致阴阳相隔。近日,鹤山市人民医院上演了一场“生死时速”,经过急诊科医护团队的迅速救援,心血管内科介入团队近五个小时的急诊介入手术,在麻醉科和ICU团队通力合作下,最终把患者从死神的手中拉了回来。
患者及家属为心血管内科医务人员送来了慰问信
5月16日凌晨一时三十分,50岁的温先生无明显诱因出现胸痛、大汗,被送至鹤山市中医院急诊科,行十八导联心电图示“急性前壁、下壁心肌梗死”,立刻一键启动鹤山市人民医院胸痛中心。我院急诊医护人员三分钟内立马到位,火速前往,到达现场复查心电图,诊断一致,即刻按救治程序启动绿色通道,并通知心内科介入团队和导管室准备手术。患者此时疼痛加剧,烦躁不安,已经出现轻度气促。“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此时的每分每秒对病人来说都非常重要。
正值凌晨三点多,夜深人静。接到通知后,我院心内科介入团队迅速赶回医院,立即激活导管室并做好手术准备。绿色通道一路畅通,通过微信群为病人办好手续,救护车双绕行我院急诊科和心血管内科冠心病监护病房,直接送至导管室。此时导管室医护人员已做好术前用物准备,医护人员穿上厚重的铅衣,导管室护士有条不紊地给患者进行吸氧、心电监护、静脉采血、开放静脉通道、准备除颤仪等一系列操作流程。
一切就绪,邹�t主任、周祖勇副主任、周寿争副主任医师开始为患者进行心脏介入手术,冠脉造影显示严重三支病变,前降支近段约95%狭窄,中段后完全闭塞,回旋支开口后完全闭塞(陈旧性),右冠近段约70~80%狭窄,中后段完全闭塞。患者三支主要冠状动脉都完全闭塞,意味着病情异常凶险。凭借多年的经验,邹�t主任判断患者本次的“罪犯血管”是前降支,当务之急必须开通,但前降支存在钙化、迂曲,手术异常艰难。患者术中出现室颤多次,予电击除颤后恢复。患者血压下降,气促逐渐加重,不能平卧,无法继续手术。
邹�t主任向患者家属交代病情后,家属在导管室门外坐立不安、紧张不已,把全部希望寄托在我们医护人员身上。介入手术团队并没有放弃,即刻通知麻醉科医生过来协助气管插管,全麻后继续手术。抢救一直在紧张有序地进行,经升压、抗心衰等处理,并在前降支植入支架三枚。经过五个多小时的抢救,患者生命体征终于逐渐稳定,所有的医务人员如释重负,一场手术下来,手术医生和护士全身都湿透了。 
术后患者转ICU监护,经过四天的密切观察,患者病情逐渐好转,5月30日转往心血管内科冠心病监护病房。在心血管内科医生的综合治疗和护理人员的细心护理下,患者恢复良好,已于近日出院。温先生出院时感慨万千:“我平时身体自我感觉还是挺好的,没想到突然发病,真是猝不及防,这次能死里逃生,特别感谢心血管科邹�t主任团队,急诊科、麻醉科和ICU医生等整个医院的救治团队,是医生们精湛的医术和护士们无微不至的关怀,给予了我重生的机会,谢谢您们!” 
鹤山市人民医院胸痛中心是以心血管科、急诊科、导管室为核心,联合影像科、检验科及心电图等科室,共同组建的一支胸痛急救快速反应团队。在我院胸痛中心,医护人员几乎每天都在与死神赛跑,他们一次次在生命边缘力挽狂澜,拯救生命,更拯救了一个个家庭。“争分夺秒”是胸痛中心不变的信念,我们将不忘初心,以实现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快速转运及救治为目标,努力创造更多的生命奇迹。
文图 内科一区 陈仙爱
审核编辑 宣教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