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伴随着经济快速增长、社会进步和信息化程度加深,国民健康意识逐步提升,越来越注重健康体检。得益于CT检查分辨率的提高和费用的下调,胸部CT检查率不断上升,越来越多的肺部结节被检出。 
鹤山市民李某,发现肺部小结节已经2年多,一直按医嘱在鹤山市人民医院定期随诊。在近期复查的CT报告中显示,右肺结节发生变化,较前增大,实性成分增多。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驻我院“组团式”技术帮扶专家胸外科李晓剑医生详细阅览比照了李某近3年胸部CT后,考虑结节为早期肺癌可能性大,建议住院手术治疗。 很快李某办理了住院手续。术前,我院邀请了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胸外科主任曹庆东教授进行远程会诊,认为传统开胸手术创伤大、恢复慢,建议采用微创的胸腔镜手术方式;同时中大五院“组团式”技术帮扶小组组长、麻醉科专家肖笑雨副主任医师为患者进行了麻醉评估;康复科专家李范强副主任医师,为患者进行了充分的术前肺功能评估,并制定围手术期康复计划,指导肺功能锻炼,以利于患者术后快速康复。  中大五院胸外科曹庆东主任及帮扶团队胸外科专家李晓剑医生对患者进行会诊
中大五院胸外科曹庆东主任及帮扶团队胸外科专家李晓剑医生对医务人员进行授课
4月15日,在曹庆东教授、李晓剑医生、肖笑雨医生和我院手术团队的紧密配合下,仅开了一个小切口,用时约1小时就顺利完成了单孔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淋巴结清扫这一大型手术。术后顺利恢复,手术次日,患者便可以下床行走活动,并按期出院。病理检查结果为早期肺腺癌,术后不需要放、化疗等后续治疗。
中大五院胸外科曹庆东主任及帮扶团队胸外科专家李晓剑医生对患者进行手术
术后第一天,患者即可下床行走活动
肺部小结节指直径小于3cm的局灶性、类圆形、影像学表现密度增高的阴影。肺内很多疾病都会形成结节,良性的如炎症、结核、霉菌、亚段肺不张、出血等,恶性的如原发性肺癌、肺转移瘤等。通过体检(初次CT检查)发现的肺部小结节,大多数都是良性病变,但仍有一定比例(约30%)的早期肺癌;而且部分良性病变,长时间之后也可能转为恶性。外科手术切除是肺癌首选治疗方法,也是唯一能使肺癌治愈的治疗方法。根据第八版肺癌分期3万余例的患者随访结果,可以手术治疗的IA期、IB期(早期)肺癌的术后5年生存率分别为80~90%、73%,而失去手术治疗机会的IV期(晚期)肺癌5年生存率小于10%,所以早发现、早治疗显得尤为重要。
说到手术,很多人谈虎色变,传统的胸外科手术,切口较大,且需撑开肋骨,创伤极大,患者术后较为痛苦。但事实上,胸外科手术早已今非昔比,越来越多的病例可以使用微创技术进行手术,而单孔胸腔镜肺切除术更是将微创做到了极致,更加符合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真正做到“治疗肺癌快过感冒”。
2019年年末,广东省组织部、卫健委启动了“组团式”紧密型帮扶工作,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对口帮扶鹤山市人民医院医疗,以“组团式”常驻我院的形式进行帮扶工作,充分发挥自身专长和团队优势,“手把手”帮助培养技术人员,示范从事医疗活动,传授医疗技术,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能力和素质,帮助我院各专科不断开展新技术、新项目,打造我院特色专科。胸外科以微创技术为特色,继前段时间完成第一例单孔胸腔镜救治自发性血气胸手术后,现在又完成第一例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手术,使得患者在家门口即可享受同等于高水平三级医院的诊治待遇,真正实现了“大病不出县”。
在“组团式”技术帮扶团队建议和筹划下,我院已开设了“肺小结节门诊”,出诊时间为每周一上午,由胸外科帮扶专家李晓剑医生和我院胸外科医生坐诊,为肺部结节患者提供专业的治疗意见,并制定恰当的诊疗方案,相信未来将让更多鹤山人民受益。 
文图 胸外科 李晓剑
审核 宣教科 业务拓展办
编辑 宣教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