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在农村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须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佚名     更新时间:2018/03/26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通知》,要求“把扫黑除恶和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结合起来,既有力打击震慑黑恶势力,形成压倒性态势,又有效铲除黑恶势力滋生土壤”。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事关人心向背和基层政权巩固,在农村开展这项工作,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是重要举措,必不可缺。

 

以政治建设为统领,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一些农村党员干部在是非和利益面前态度暧昧,在执行中央政策和决策部署时推脱拖延,与镇政府讨价还价,在黑恶势力面前低头、纵容、包庇,甚至勾结参与,充当“黑后台”和“保护伞”,攫取“灰色”或“黑色”收益,侵害群众利益,究其原因是这些党员干部思想懈怠,脱离群众,在思想、政治和行动上没有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磨砺党性意志,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是遏制农村黑恶势力的有力抓手。农村党员干部要通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中央文件涵养政治品格和政治素养,确保农村党员干部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才能自觉抵制“码头文化”“山头思维”“潜规则”“强人逻辑”“走后门”“抱大腿”等思想流毒的影响,做到讲法治、靠群众,配合开展扫黑除恶,让黑恶势力无处无形,农村才可以朗朗乾坤、风清气正。

 

以高素质和专业化为目标,确保队伍政治过硬

经济发展滞后,信息相对闭塞,村民生活水平低,法治意识淡薄等,是农村存在和滋生黑恶势力的根本原因。砥砺基层斗志,建设高素质和专业化的农村干部队伍,是遏制农村黑恶势力的有效手段。农村党员干部应过“政治体检”关,要将面对黑恶势力是否敢于亮剑、敢于死磕到底和具备斗争能力作为选用农村干部的政治标准。要立足脱贫攻坚战、乡村振兴战略,对标聚焦农村发展需要,突出专业化,注重从事业需要、气质相容、专业相长等角度合理选配农村干部。要严管厚爱结合、激励约束并重,职业化管理,设岗定职,强化问责,定期考核,正向激励,对不在状态、不作为的村干部及时提醒,不能让“喊穷、叫苦、骂累”的少数杂音,掩盖住大多数农村干部干事创业的激情和呼声。

 

           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成为坚强战斗堡垒

   一些农村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组织力不强,一些宗族或黑恶势力趁虚而入,身披“红色外衣”插手染指基层政权,是农村黑恶势力存在和滋生的重要因素之一。铸砺基层品质,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是打击农村黑恶势力的重要举措。在村小组和自然村筹建党组织,扩大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挤压黑恶势力滋生空间。开展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整顿工作,坚持民主集中制,防止一把手变成“一霸手”。依法治村,防止以恶制恶、以黑治黑,防止宗族势力和“裙带关系”以及地痞、恶棍、“村霸”等势力和人员渗透侵蚀农村基层政权。抓好带头人队伍建设,实施“人才回乡计划”,在农村致富能手、返乡创业人员中发展党员,让乡土人才“香”起来,优化农村治理格局,防止黑恶势力插手干涉农村社会事务。树典立范,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在农村传播好声音和正能量,弘扬社会正气,确保邻里守望、乡风淳朴。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增加农村党组织工作经费和“两委”干部补贴,增加安排服务群众专项经费,确保农村基层党组织运转有力,提升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领导力和办事能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是铲除黑恶势力滋生土壤的治本之策、关键之举,务必把这个基础夯实筑牢”。我们应按照总书记的指示,牵住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这个牛鼻子,进一步扫黑除恶。

 
  • 上一篇文章: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广东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以新的更大作为开创广东工作新局面

  • 下一篇文章:国家监察法通过! 反腐败工作法治化的重要里程碑
  • 鹤山市中医院
    鹤山市人民医院 版权所有 粤ICP备14061450号-1 粤公网安备44078402440788号
    地 址:鹤山市沙坪街道铁夫路1196号
    强烈建议使用 IE5.0 以上浏览器 1024*768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