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小儿腹泻病?
小儿腹泻病,是一组由多病因、多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为特点的儿科常见病,一年四季均可出现。
二、小儿腹泻病的症状有哪些?
1.腹泻常伴症状
(1)轻型 起病可缓可急,以胃肠道症状为主,食欲不振,偶有溢乳或呕吐,大便次数增多(3~10次/天)及性状改变;无脱水机全身酸中毒症状,多在数日内痊愈,常有饮食因素及肠道外感染引起。佝偻病或营养不良患儿,腹泻虽轻,但常迁延,可继发其他疾病。患儿可表现为无力、苍白、食欲低下,大便镜检可见少量白细胞。
(2)重型 常急性起病,也可由轻型逐渐加重、转变而来,除有较重的胃肠道症状外,还有较明显的脱水、电解质紊乱和全身中毒症状(发热、烦躁、精神萎靡、嗜睡甚至昏迷、休克)。多由肠道内感染引起。
三、小儿腹泻病的家居护理
对于小儿腹泻,一方面要查明病因,对因治疗,另一方面,饮食调理也很重要。
以往患儿腹泻,比较强调限制饮食,理由是使胃肠道得以休息。但目前不主张禁食,反而鼓励患儿进食,6个月以上的腹泻患儿,继续按照已经习惯的食谱安排膳食,如粥、面条、烂饭加些蔬菜,饮食以清淡为原则,切忌生、冷、硬食品。不宜喝糖分较多的糖水、果汁、饮料,以免加重脱水。不满6个月者,如为母乳喂养,可继续用母乳;如有暂时性糖源性腹泻,可改用豆奶喂养,但泻止或好转后应恢复母乳。
在这里要强调一下口服补液盐的用法:
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使用的口服补液盐(ORS),是最经济、方便又科学的口服补液办法。很多家长反映在给宝宝服用口服补液盐时心中还存在着一些困惑,以下是一些常见问题的解答,希望能帮助到各位家长朋友。
1.为什么宝宝刚发生腹泻时就要喝口服补液盐?
国内外指南均指出:腹泻治疗首要原则是预防脱水和治疗脱水,要求一开始就使用口服补液盐Ⅲ。因为腹泻的主要危害是脱水,脱水是腹泻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腹泻时人体内的水和电解质会随大便和呕吐物一起排出体外,易出现脱水及电解质紊乱。特别是儿童对水需求量大,细胞外液水平不够稳定,特别容易出现脱水,一旦出现脱水,就会造成水和电解质的大量丢失,其实很多儿童疾病的严重或者恶化并不是因为病情本身,而是因为脱水以后造成的,有的会出现低血容量性休克,甚至造成生命危险。所以预防脱水和治疗脱水是腹泻治疗的重中之重。 口服补液盐Ⅲ是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低渗口服补液盐,不仅能预防和治疗轻中度脱水,还能减少粪便量20%,减少呕吐率30%,减少静脉补液率33%,WHO要求90%以上的腹泻儿童用上口服补液盐Ⅲ。 因此,家长应该从宝宝腹泻一开始就给予口服补液盐Ⅲ来预防脱水,不要等到拉脱水了再给予,这样可以避免增加患儿不必要的痛苦和风险。
2.口服补液盐III的具体使用剂量是怎样的?
腹泻患者需根据脱水程度及年龄体重来确定服用剂量:
情况一:无脱水症状的一般原则是:根据患者不同年龄在每次稀便后服用一定剂量的口服补液盐Ⅲ,直到腹泻停止。具体如下:例:1岁左右的腹泻患儿,一天腹泻5次,且没有出现明显脱水症状,则应于每次腹泻后喂100mL,一天共喂100mL/次x5 次 = 500mL(即2袋)。
情况二:轻中度脱水表现:口唇干、烦渴、排尿减少、精神萎靡、哭时少泪或无泪、眼眶凹陷等。剂量(mL)=(50~75)mL×体重(kg),儿童4小时内服完。如果4小时后脱水得到纠正,再按情况一预防脱水的量服用,直至腹泻停止。例:18个月的腹泻患儿,体重 10kg,有轻度脱水,则使用剂量 =50mL/kg×10 kg =500mL(即2袋),即4小时内喂完500mL,如果此时脱水已得到纠正,再按情况一无脱水症状的剂量来补充,即每次稀便后服用100 mL,直到腹泻停止。
情况三:重度脱水表现:淡漠、昏迷、不喝水、眼窝深陷等。重度脱水的患者需立即送往医院急诊治疗,首先采取静脉补液,采取静脉补液同时,只要患者能口服,即给予口服补液盐Ⅲ;待重度脱水纠正后,可完全改用口服补液盐Ⅲ,直到腹泻停止。
3.感觉宝宝喝不完要求的剂量,能不能少喝点?
不建议,一定要足剂量地给患儿喂服,因为如果不及时不足剂量地补充口服补液盐Ⅲ,那么患儿因腹泻和呕吐丢失的水分和电解质就得不到及时充分的补充,会导致脱水的发生。 所以家长一定要重视足剂量地给患儿喂服口服补液盐Ⅲ。在给孩子喂口服补液盐Ⅲ时,要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则,最好每2-3分钟喂1次,每次10-20mL。这样每小时就能给孩子补充150-300mL 的液体,对于较小的婴幼儿,可以用勺子、滴管或小杯子频频地喂,直到喂够所需剂量。如果孩子出现呕吐,停10分钟后再慢慢喂。
4.有些书上建议将口服补液盐稀释后再喂宝宝喝,到底需不需要稀释呢?
如果喂服的是口服补液盐Ⅲ,则不需要稀释,按说明书一袋冲250mL温开水,然后按剂量服用。有些书上说将口服补液盐进行稀释后服用,是指的在无法获得口服补液盐Ⅲ的情况下使用传统的口服补液盐Ⅰ、Ⅱ时建议稀释,因为传统的口服补液盐Ⅰ、Ⅱ钠含量稍高,将其应用于营养状况良好的小儿可能出现高钠血症,所以建议稀释后服用,但在实际操作中一方面较难稀释到最佳浓度和最佳渗透压,另一方面稀释后也会降低溶液中其它电解质如钾的浓度。 因此,宝宝腹泻时家长应尽量选择低渗型的口服补液盐Ⅲ足剂量服用。口服补液盐Ⅲ与传统口服补液盐Ⅰ、Ⅱ相比减少了钠和葡萄糖的含量,渗透压为245mOsm/L 的最佳渗透压,避免了传统口服补液盐的不足,且快速补液的同时还能减少腹泻粪便量和呕吐次数,缩短腹泻病程。因此世界卫生组织(WHO)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在2006年的《腹泻治疗指南(第二版)》中推荐:全面改用低渗的口服补液盐Ⅲ作为腹泻病首选药,替代口服补液盐Ⅰ/Ⅱ。
四、小儿腹泻病如何预防?
合理喂养,注意卫生管理,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流行季节应注意消毒隔离,注意气候变化,防止滥用抗生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