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院心血管内科邹祎主任团队顺利完成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为患者置换了狭窄的主动脉瓣,打开心脏血液流出的第一道门。这项微创四级手术的开展,标志着我院心血管内科介入团队开启了心脏瓣膜病微创治疗的新时代,推动专科能力建设又上了一个新台阶。
66岁的嫦姨半年前出现气促,活动后加重,伴双下肢浮肿,遂到我院心血管内科就诊,查超声心动图显示主动脉瓣重度狭窄,中度返流,情况不容乐观。
“主动脉瓣狭窄是所有瓣膜病变中预后最差的一种,未治疗的病人由于瓣叶交界区粘连,瓣叶纤维化及钙化,瓣口面积逐渐缩小。”邹祎主任分析道,“一旦出现临床症状,将严重威胁老年人生命安全,因此主动脉瓣狭窄患者必须及早进行手术治疗。”
由于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有猝死的风险,治疗刻不容缓,但患者坚决拒绝外科手术。心血管内科邹祎主任、周祖勇副主任组织多学科团队讨论,决定对嫦姨行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由于TAVR手术操作复杂,手术步骤繁琐,可能用到的各种手术材料较多,因此手术团队多次开会协调,对手术方案进行了反复的讨论,对术中可能用到的器械进行了反复核对,对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准备了完善的应急预案。

7月8日,在广东省人民医院李捷教授团队的指导下,通过心内科、麻醉科、超声科等专科及护理团队的通力协作,邹祎主任带领心内科介入团队经股动脉穿刺,采用介入方法成功将一枚人工心脏瓣膜置入,心脏超声评估植入瓣膜功能良好,主动脉瓣跨瓣压差明显降低,无瓣周漏。
手术历时近90分钟,取得圆满成功。术后在心血管内科医护团队精心管理下,患者恢复良好,气促、胸闷、头晕等症状明显改善。出院之际,患者对该院心血管内科全体工作人员表达真诚的感谢。

近年来,在医院党委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我院心血管介入治疗以专业的精细化和学科的综合化,在高精尖技术上不断突破,冠脉旋磨术、主动脉综合征腔内隔绝术、永久起搏器植入术、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等多项新技术均填补了鹤山空白,打造出了地区品牌专科优势,近期更是获评鹤山市第一批临床重点专科,为护佑民众健康、推动健康鹤山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
TAVR小课堂
随着我国社会的老龄化,越来越多的老人罹患严重退行性主动脉瓣狭窄,已成为影响人类寿命和社会健康的重要疾病。据统计,主动脉瓣狭窄发病率在75岁以上人群达2.5%,在85岁以上人群可达8%,是仅次于高血压和冠心病第三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一旦患者出现症状后不及时治疗,平均生存时间仅为3-5年,出现心力衰竭者,多在1-2年内死亡,大大降低老年人生存质量。
正常情况下,心脏(左心室)收缩将血液经过主动脉瓣射入主动脉,维持我们正常的血压和全身供血。一旦主动脉瓣严重狭窄,心脏的血液排出受阻,会引发心肌缺血、心绞痛、心力衰竭、心律失常以及猝死。
以前,严重的主动脉瓣狭窄只能通过外科手术开胸换瓣。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是一种前沿的治疗方式,目前仅在省级大医院及少数地级市医院能开展,它融合了心血管内科、心脏超声、麻醉科等多个学科的技术优势,对于不愿或不宜接受外科手术的主动脉瓣膜疾病患者,可借助微创手术的方式完成瓣膜置换。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作为微创术式,具有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恢复周期短等优点,整个过程只需在大腿根部穿刺1个大约1厘米的小孔,就能把人工的主动脉瓣送达心脏,大大降低了手术的创伤程度,病人在术后3-5天即可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