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部长了一颗如鸡蛋般大小的肿物,
究竟有多难受?
近日,鹤山市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为一名颈部患有肿块的患者
成功完成颈部交感神经鞘瘤切除术,
为患者解决多年疾病困扰的同时,
实现了颈深部肿瘤手术治疗的新突破。
患者李先生,患有颈部肿物近40年,随着时间的推移,肿物体积越来越大,带来的不适也愈加明显,已严重影响到患者的日常生活,遂到鹤山市人民医院就诊。经入院完善颈部MR检查发现患者左侧颈动脉鞘区的肿物与颈动脉、颈静脉及颈部多条重要神经相邻,可见其手术风险和难度非同一般。

“我们初步诊断是神经鞘瘤,头颈部神经鞘瘤主要发生于颅神经如听神经、面神经、舌下神经、迷走神经,也可发生于头面部、舌部的周围神经,但发生于交感神经的较为少见。”我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傅绍喜主任分析道,“虽然是良性肿瘤居多,但毗邻肿物的血管和神经丰富,手术过程稍有不慎,容易因大出血、神经损伤等情况而危及生命。”
傅绍喜主任团队经过反复讨论,制定了缜密的手术方案,在经过患者及家属的知情同意后,决定为患者施行手术切除。


尽管术前MR阅片已可预见手术的棘手,但打开颈动脉鞘还是让手术医生都倒吸了一口凉气,肿物隐藏在颈部大血管和交感神经深部,并且比评估的体积更大、风险更高。傅绍喜主任凭借深厚的解剖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抽丝剥茧般分离肿物,小心翼翼地保护着周围的血管、神经不受损伤。
一阵欢呼打破了手术室的宁静,医生、护士、麻醉医生都齐刷刷看向手术台,只见一个完整的形状如鸡蛋一般的黄色肿物缓缓离开病人身体。术腔干净,毗邻的大血管、神经完好无损。“我们成功啦!”激动与喜悦充斥着整个手术室。
患者术后恢复非常好,没有出现交感神经损伤引发的Horner综合征,日前患者已痊愈出院。
关于头颈部神经鞘瘤
头颈部神经鞘瘤以良性肿瘤居多,可发生于头颈部的任何神经。来自头颈部神经鞘多为无痛性颈部肿块,生长缓慢,根据肿瘤的大小及部位不同,可产生不同程度的相应神经症状,来自交感神经的肿瘤,可出现患侧Horner综合征,即眼睑下垂、瞳孔缩小及同侧面部无汗;迷走神经受累时,可出现声音嘶哑及呛咳,肿瘤压迫气管时可引起反射性咳嗽;来自臂丛神经者,可出现沿上肢向手部放射的电击感或疼痛感等。治疗神经鞘瘤通常以手术切除为主,根治性切除预后良好。因此,早期发现、早期治疗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