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导线、微切口,
重量仅2克的生命“胶囊”
就能帮助心脏实现起搏!
7月5日,我院心血管内科成功完成鹤山市首例Micra无导线起搏器植入术。该项技术的突破,开启了我院起搏器应用的新篇章,标志着我院心脏介入诊疗水平又迈上新的台阶。
55岁男性患者,因“反复心悸,晕厥”入院,在院外和院内发作晕厥症状多次,24小时动态心电图提示窦性停搏最长6.9秒,这已经是很严重的状况,患者随时可能出现猝死。入院后诊断为病窦综合征、窦性停搏,符合起搏器植入适应症。
传统的起搏器,需要一个3cm左右的皮肤切口,还要在皮肤下制作起搏器囊袋。患者比较焦虑,对运动或美观要求较高,而且是疤痕体质,对植入传统起搏器一直心存疑虑。
我院心血管内科邹祎主任团队经过术前缜密的诊疗方案分析,考虑到患者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对起搏器依赖程度不高,同患者和家属进行了充分的沟通后,决定选择Micra无导线起搏器进行植入。该起搏器小巧如胶囊,具有创伤小、无伤疤、恢复快、无囊袋等优势,可充分满足患者的需求。

经过精心的术前准备,Micra无导线起搏器手术在局部麻醉下进行。通过股静脉穿刺,介入手术团队将起搏器通过导管植入到患者心腔内部,整个手术耗时仅30分钟,伤口仅为一个0.5cm的穿刺点。患者术后反应良好,术后心脏的种种不适症状明显消失,两天后即恢复正常生活。
“起搏器是治疗心动过缓的一线手段,自该技术问世以来,就为广大心律失常患者解除了病痛,使其重拾美好生活的信心。”心内科邹祎主任介绍,“Micra无导线起搏器作为国际前沿的新技术,和传统起搏器相比,其创新的无导线、无囊袋设计,减少并发症发生的风险,而且体积缩小了93%,如维生素胶囊一般,重量更是仅约2g,患者在植入后几乎感觉不到起搏器的存在,大大改善了患者体验和生命质量。”

鹤山市人民医院首例Micra无导线起搏器植入术的完成,开启了我院无导线起搏技术的新纪元,也标志了我院胸痛中心高质量发展又迈进了扎实的一步,以更优质、更先进的医疗技术为人民群众健康保驾护航。
关于Micra无导线起搏器
1.手术切口小,避免在胸部留下疤痕。传统起搏器术后3个月内植入侧肢体不能有剧烈运动,无导线起搏器术后制动时间短,活动不受限,恢复更快,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2.消除囊袋相关的并发症如血肿、感染、囊袋破溃、感染性心内膜炎;消除导线相关的并发症导线断裂、绝缘层破损、静脉血栓形成、三尖瓣反流。
3.Micra无导线起搏器拥有超强的电池续航能力,使用寿命超过12年,同时兼容1.5T和3.0T核磁共振扫描检查,可以为心脏提供持续稳定的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