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如何安全度过寒冬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更新时间:2020/03/30

  冬季寒冷,为何疾病多寒冬?每当气温骤降时,许多器质性疾病患者会大大增加诸如流行感冒的迅速传播;慢性气管炎和肺心病患者的症状加重;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患者病情加重;肝硬化所致的食道静脉出血的发生;高血压病人因血压升高,诱发心肌梗塞和中风,甚至发生猝死等。天气寒冷导致以上情况的发生,主要有以下原因:由于气温的降低和气压的升高,可导致交感副交感神经功能失调,反馈性地引起毛细血管的舒缩反射,毛细血管的阻力加大。这对于循环系统的疾病如冠心病、脑血管病、高血压病等都是极为不利的。气候寒冷可使血液的理化性质发生改变,如血沉加快、血凝时间缩短、血液粘性增大等等。这些都是动脉血栓形成的主要诱发因素,心肌梗塞和冠心动脉硬化者的死亡率在冬季较高。寒冷使血管收缩,血压升高,毛细血管也可能发生硬化,甚至造成动脉持续痉挛,这与脑溢血和中风的发作等关系甚大。严寒所致的机体免疫功能下降和内分泌机能失调,可引起免疫反应的异常,如免疫球蛋白A减少,身体免疫反应增强等,常诱发慢性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呼吸道疾患。寒冷的刺激可使大脑皮层功能紊乱,这与溃疡病的发病有重要关系;胃的迷走神经反射可使胃酸分泌过多,同时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胃及十二指肠粘膜血管痉挛,使其抗酸能力大大减弱,促使胃及十二指肠粘膜受酸性消化液的浸蚀而形成溃疡。天寒使得随皮肤出汗排出的代谢废少,因而加重了肾脏的负担,尿毒症等泌尿系统疾患发生死亡者多出现于冬季。  

因此,体质较弱和患有上述疾病的人应重视冬季养生之道,以利平安过冬。要注意保暖,加强锻炼,根据自身健康状况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妥善治疗有关疾病,注重心理保健,科学安排衣食住行,亦可在医生指导下提前服用一些补药。冬季注意防这些病疾控中心专家指出,12月当心高血压病发作,引发脑溢血、脑梗、心梗;老慢支、哮喘病人要防复发,加重病情。此外,市民还需防流感、甲肝。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预报,12月受寒冷空气刺激,人体血管收缩,心脑血管疾病急性发作最多,很多老年高血压病人突发脑梗、脑溢血、脑血栓,引起中风、急性心梗、冠心病,成为入冬最危险的发病人群。寒冷也使呼吸道疾病高发,主要有老年性支气管炎复发、哮喘病及上呼吸道感染。近年甲肝已得到有效控制,但冬季还是肝炎流行季节。  

       

一、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1、在冬季,人们习惯把房子的门窗关得紧紧的,如此会造成室内二氧化碳浓度过高,若再加上汗水的分解产物,消化道排除的不良气体等,将使室内空气受到严重污染。      

  2、人在这样环境中会出现头昏、疲劳、恶心、食欲不振等现象。      

  3、另外,冬季是一氧化碳中毒事件的好发季节,茵此一定要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新鲜。      

  二、调节饮食      

  1、冬季膳食的营养特点应该是:摄取充足的、与其曝寒和活动程度相适应的热能。      

  2、营养素的比例,以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分别占15~23%、25~35%、 60~70%为宜。矿物质的摄取量也应较平时需要略高一些。维生素的部分,应特别注意增加维生素C的需要量。摄取足够的动物性食品和大豆,以满足优质蛋白 质的需求,适当增加油脂,其中植物油最好达到一半以上,此外,蔬菜水果奶类得摄取量也需充足。        

  三、敛阴护阳:      

  1、冬季,由于自然界阴盛阳衰,寒气袭人,极易损伤人体的阳气,所以冬季养生应从敛阴护阳出发。        

  首先要尽量早睡晚起。冬季早睡晚起,保持较长的休息时间,可使意 志安静,人体潜伏的阳气不受干扰,这是冬季保健首先要注意的。      

  2、其次,要十分注意背部的保暖。背部是阳中之阳,风寒等邪气极易透过人体的背部侵入,引发疾 病。老人、儿童及体弱者冬日要注意背部保暖,避免阳气受到伤害。      

  3、接着要避寒就暖。冬天气候较冷,人们要注意尽量待在温度室中的房间哩,减少外出次数。如要 外出,就要穿上保暖的衣服和鞋袜。      

  4、另外要特别注意的是:冬天洗澡,稍有不慎就会引起伤风感冒,并诱发呼吸道疾病等。茵此应减少洗澡次数,及洗澡过程的保暖 动作,幼儿、老年人及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应注意。        

  四、适度进补:      

  1、在一般民众的观念里,寒冷的冬天是进补的好时节,中医对人体的调节滋补十分讲究,根据天人相应,时脏对应的理论,冬季属肾,肾主脏精而为生命之元,故冬月为四季进补的最佳 季节。意思是天气与人体方面四季时令对应五脏,冬季宜调理肾脏,肾是生命之元,茵此冬季进补重要的是滋补肾脏,肾强壮人体亦强壮。      

  2、根据中 医“虚则补之,寒者温之”的原则,在冬季膳食原皂��应多吃温性、热性特别是温补肾阳的食物进行调哩,以提高人体的耐寒能力。冬季“食补”,应选用富含蛋白 质、维生素和易于消化的食物。可选食:糙米、玉米、小麦、黑豆、豌豆等�b豆类;生姜、韭菜大蒜萝卜、花椰菜、木耳等蔬菜;羊肉、牛肉、鸡肉、猪腰子及 鳝鱼、鲤鱼、鲢鱼、带鱼、虾等肉食;核桃、桂圆、栗子、芝麻等果品。体质虚弱的老年人,冬季可常吃炖母鸡、瘦肉、蹄筋,常喝牛奶豆浆等,可增强体质        

  3、现代医学认为,冬令进补能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促进新陈代谢,使畏寒的现象得到改善。冬令进补还能调节体内的物质代谢,使营养物质转化的能量最大限度地贮存于体内,有助于体内阳气的升发,为来年的身体健康打基础。      

  4、在此要特别提出的是,冬令进补最好能够医师咨询,以免误用不适当的药才,反而造成身体的不适。例如:肠胃有问题的人,一定要小心选择适当的药膳,否则过于滋腻辛辣的补药,容易造成肠胃的损伤。最好可以请中医师调配适合个人肠胃的药方,炖煮不同口味的药膳,如此不仅可以达到冬令进补的目的,还有健脾顾胃之功。      


 
  • 上一篇文章: 脑卒中的危害与预防

  • 下一篇文章:血脂异常的危害与监控
  • 鹤山市中医院
    鹤山市人民医院 版权所有 粤ICP备14061450号-1 粤公网安备44078402440788号
    地 址:鹤山市沙坪镇人民路39号
    强烈建议使用 IE5.0 以上浏览器 1024*768分辨率